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原则上,我们不仅仅要求饱腹这么简单了,开始更多地追求口味、口感上的突破。然而在强烈的味觉刺激下,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在我们餐桌上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导致某些疾病出现了如“富贵病”这样的新命名,在这其中不乏对肝脏健康的损害。那么我们如何对肝脏的健康程度进行自检呢?
肝脏不好的表现
眼睛干涩:古语有“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如果肝脏出现问题,那么在眼睛上就会有所体现。若是眼睛经常发涩干痒,甚至有疲劳肿胀的感觉,就要多加注意肝脏的健康了。指甲出现竖纹:黄帝内经里曾描述“肝主筋,其华在爪。”这里的爪指的就是人的指甲,肝脏健康的人指甲应该是粉红色,并且圆润,甲面光滑。若是指甲出现竖纹、横纹等,严重时呈凹凸不平,则很有可能是肝脏受损了。皮肤发痒:当皮肤出现瘙痒,并有明显变黄的情况大多是肝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为肝脏主要影响人体排毒与解毒的功能,如果体内毒素没有办法及时排出去,就会堆积在体内,使皮肤受到影响。脚底发黄:人的肝脏在出现问题时,会使胆红素代谢异常。胆红素在体内堆积,随血液循环流动到脚的时候,在脚底的流速较慢,就会出现脚底发黄的现象。
肝脏体检注意事项
常用的肝体检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检查来反映肝细胞损伤、胆管损伤、胆红素代谢的情况,根据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病情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同时通过定期检查B超可了解肝脏大小和形态回声情况,门脉内径,脾脏厚度和有无腹水,可以判断病情是否向肝硬化的方向判断,或有无占位病变的发现。检查前注意多休息,不宜喝酒、吃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因此而增加肝脏负担,引起转氨酶的异常,对检查结果不利。同时在检查前一天尽量不要吃含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多的食物,以免会干扰检查中胆红素的测定值即黄疸的指数。
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保证充足睡眠: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的黄金时间段,如果在此期间晚睡或者熬夜的话,不能正常排出体内的毒素,从而对干细胞带来损伤。
少吃油腻食品:摄入过多油腻食品,会使脂肪在体内堆积,最终形成脂肪肝。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肝脏是十分敏感且脆弱的,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当处在消极的情绪中时就会引起肝火旺盛,让人感到焦躁与易怒。
饮食调节:高蛋白可以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因此可以选择容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食物,如豆制品、鱼、虾、牛奶等,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香菇、各种坚果等。另外,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海带、苦瓜等。
肠道健康呵护肝脏
当肠道发炎,益生菌数量减少时,有害菌数量上升,肝脏便会严重发炎。同时英国一篇研究则发现了,多数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患者都合并有肠漏症,这是因为肠道细菌与细菌的分泌物会引起肝细胞发炎并造成脂肪堆积,久而久之就导致了脂肪肝。因此肠道健康才是呵护肝脏的关键!
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不仅能加速和恶化肝硬化进程,还能进一步引发恶性循环。肠道菌群的稳态、肠道屏障的完整及肝脏内的免疫细胞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益生菌可以调节肝脏内的基因表达,包括参与脂肪合成及分解的相关基因,肝脏细胞凋亡的基因等,减少肝脏内脂肪积累,保护肝脏免受损伤。同时肝脏内70%的血液供应来自肠道,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达到对肝脏疾病的控制。建议使用微生态疗法,补充脆弱拟杆菌BF839,增加人体内有益菌的定植,从而达到对肝脏功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