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如何做康复呢?首先我们先要了解我们的肺部。肺是人体五脏之一,位于胸前内,左右胸各存其一,是身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其主要功能就是呼吸。它和大自然和周围的环境直接相通,能受到环境的影响,一呼一吸之间是肺的一个基本功能。呼吸时先把氧气吸入,然后通过肺泡弥散到血管里,然后再由血管带到全身,身体经过代谢后产生二氧化碳,通过血管弥散到肺泡里,再由肺泡由气道呼出去。对于患肺癌的人来说,肺功能已经受到了相应的损害,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等,那么肺癌患者的饮食该怎么吃呢?这里面大有文章,下面将由图腾专家给大家科普肺癌患者康复饮食!
肺是人体重要造血器官,近日,《自然》在线刊登了一篇颠覆大部分人常识的论文。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肺有造血功能,而它生产血细胞的能力还不低——在小鼠模型中,由肺部制造的血小板数量超过了总体的一半。“这项发现毫无疑问说明了肺的复杂作用——它们不止用来呼吸,还是生成血液关键组成部分的重要参与者,”该项论文的负责人,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ark Looney教授说:“我们在小鼠中观察到的结果,强烈表明肺在人类的血液生成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它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清除功能、免疫调节功能等。
而肺癌是肺部较为常见的,且对身体健康及生命威胁最大一种恶性肿瘤。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肺癌包揽各项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俨然肿瘤界黑老大!当发现肺癌现象时首先可以考虑是否长期吸烟,受到烟草中化学物质刺激,使肺部细胞发生病变,最终产生癌变。另外大气污染、居住环境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重要问题,居住环境存在大量的电离辐射、工作环境存在致癌物质、患有肺部慢性感染、家族遗传、是否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也是肺癌的主要发病因素。多可通过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直接扩散等方式累及身体其他器官。
虽说万种疾病都是以预防为主,但还是有部分人群无法逃脱肺癌的俘获,那么肺癌患者应当注意些什么呢?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也是生活最根本的方面就是饮食!肺癌属于目前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平时需要严格的控制患者的饮食习惯,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从而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那么患有肺癌的患者具体应该怎样注意饮食呢?
肺癌患者的饮食应当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平时可以多吃些增强身体免疫力并且可以起到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红豆、薏米、海参、菌菇类、红枣、柠檬、核桃、甲鱼、包心菜、油菜、芦笋等。另外肺癌患者通常会伴有多种不良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咯血、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同症状可以食用不同的食物进行缓解。如伴有咳嗽咳痰的现象,可以多吃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如冰糖雪梨汤,西瓜、冬瓜、木耳、胡萝卜、橘子等一些富含维生素A和C的蔬菜和水果;如果伴有发热症状,可以多吃些鱼类、莲藕、梨子、淡菜等,来缓解身体不适症状。除了以上的这些饮食之外,平时还需要保持的饮食原则有:需要保持优质脂肪的饮食习惯,食用亚麻籽油,适当补充鱼油等。并且需要避免进食一些含盐量高、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并且很容易导致病情出现加重的现象。
目前,以手术为基础的肺癌综合性治疗已经得到公认,肺癌术后第一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家属应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重点在于补充营养,抑制肿瘤,以减少转移和复发。应鼓励患者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优质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豆类、水果等。术后麻醉清醒后8小时即可饮水,12小时即可进流食。术后第一天的早餐就可以开始进半流食,食物要清淡、细软、易消化吸收为主,以稀饭或稀菜粥为好,如面片面条汤、稀菜粥或鸡蛋羹。切忌手术后第一天就开始服用滋补的浓肉汤或浓鸡汤!术后8-24小时的饮食主要是恢复消化道功能,最好不要服用牛奶和果汁类食物,前者容易引起腹胀,后者如不新鲜或保存方法不当还容易导致腹泻。特别需要提醒家属的是:一定要根据患者常年养成的饮食习惯确定食谱,特别是患者多年养成的早餐习惯。
现代肺癌微创外科手术,患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24-48小时根据胸腔引流情况即可拔除胸腔引流管。所以术后第一天的中餐和晚餐即可恢复正常饮食(普食),但是一定要以清淡食物为主。特别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创伤小,一般手术都是1-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术后4-6天即可出院。所以术后饮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尽快恢复正常饮食非常重要,不必强调滋补,只求正常饮食。需要化疗的患者通常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如果是靶向治疗的患者,则对饮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这里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切记不要吃或少吃刺激性食品,包括油炸食品;不要食用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吸烟和不饮酒。需要多喝热水,可经常吃些大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格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延长生命。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肠道微生态的调节和情绪控制。
正常的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的守护神,是人体所必需的微生物群,在菌群平衡的情况下,它能够促进机体免疫,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将亚硝酸胺降解为亚硝酸盐与胺,起到抑癌作用,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等能促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结合成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款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拟杆菌——脆弱拟杆菌BF839,它是由辽宁省医药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专家组专家、微生物科学家张季阶教授于1983年9月从健康的婴儿体内分离出一种活力极强的菌种并命名为脆弱拟杆菌BF839,在手术、化疗前后及过程中可以提高患者机体抗病能力,改善患者肠胃功能,至今已经优化到第28代。临床试验证明,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国家专利菌株,能够自动识别并激发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健康状态下抑癌的菌群占优势,发挥抑癌、抗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