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人体大部分脏器都有危害,如:脑、喉、心脏及血管、肺、胃、骨骼、支气管、肝脏、肠道等。吸烟导致的疾病很多,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肺癌,此外还有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缺血性心脏病等等。其中,肺癌是原发于肺部的恶性肿瘤,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据数据统计,吸烟和肺癌的关系非常明确。肺癌的患病和长期大量吸烟有很大的关系,这类的患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而且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肺癌的几率越高。如果没有香烟,肺癌将会是一种罕见癌症。但有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100个吸烟的人里,到底多少会得肺癌?多少会死于吸烟?我们头脑中可能并没有这个概念。是1%,10%还是50%?
这个答案很重要,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每个烟民,几乎都会用一句话安慰自己和家人:“某某抽了一辈子烟,活到90多!”虽然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还是在怀着侥幸心理抽着。如果抽烟中招比例很低,是不是对于劝人戒烟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了?
关于吸烟和戒烟对肺癌发生率的影响,是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的话题,每个地区近年来都没有停止过研究和控制吸烟。其中,欧洲人研究的最多,而且几篇论文的结论都类似。2004年,著名的《英国癌症杂志》发表了经典论文, 详细统计了英国等欧洲国家不同群体的肺癌死亡率。
我们还可以搜索美国吸烟率与肺癌发病率关键词,可以清晰地看到二者成正相关关系,这也是美国官方现在坚决控烟的原因,早年不明确的时候出现过反复,因此现在格外重视。但是在国内,至今很多人的戒烟意识还不是那么强,特别是烟草行业从业者有时甚至会故意传播伪科学。另外,通过对印度医疗多方面的了解,得知他们的癌症发病率特别是肺癌发病率远低于国内,这个结论让我们很惊讶!印度的雾霾不说一定比国内差,但肯定不会比国内好,水质更不用说了,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印度吸烟率远低于国内!
在现在社会中吸烟无疑是肺癌形成的一个诱因,此外,还值得我们重视的就是被动吸烟,它与吸烟是同等危险的。真正对肺组织产生损害、癌变的并不是焦油中的尼古丁,而是烟草中的其他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尼古丁只是让吸烟者成瘾而已,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因此,长期在吸烟者身边的烟雾里工作、生活者也属肺癌的高危人群。
目前认为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以及焦油等有害的物质,会引起病人的气道的损伤,特别是鳞状细胞癌的病人跟吸烟存在了一定的关系。烟草中有超过3000种化学物质,其中多链芳香烃类化合物(如:苯并芘)和亚硝胺都是有很强的致癌活性的物质。他们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使得癌基因(如Ras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如p53,FHIT基因等)失活,进而引起细胞的转化,最终引起癌变。吸烟量越多,吸入的致癌物质就越多,导致肺癌的死亡率就越高。
总结一些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几个非常清晰的结论:
不吸烟的人,75岁死于肺癌概率只有0.3%,而一直吸烟的人平均概率是16%,超过了前一个数据的50倍。更可怕的是,如果每天吸烟超过5支,75岁死于肺的癌概率约为25%,也就是1/4!看着这些可怕的数字对比,再次提大家:戒烟越早,效果越好。另一方面数据表明,30岁左右戒烟,死于肺癌概率不到2%,即使50岁戒烟,概率也不到6%,这较前面的数据对比,理想了很多。
所以,回答最开始的问题:一辈子吸烟的人,多少会死于肺癌? 答案是6个抽烟的人里面会有1位在75岁之前因患肺癌而死,这个发病数据是不抽烟人群的十倍;如果范围缩小到每天抽烟量超过5支的群体,那么4个人里,会有1位因肺癌而死。虽不是说抽烟就一定肺癌,很多人抽了一辈子烟也没事,但还有其他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概率也是大幅度提升的。
如果已经是吸烟所致病症的病人,应当定期到医院进行肺癌筛查,包括行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以及胸部CT等方面的检查,来评估是否出现了早期的肺癌。如果确诊了早期肺癌,应该紧急给予手术治疗等等。在癌症治疗的手术及放化疗过程中,一般常常会伴有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值低等毒副症状出现,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定量的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辅助治疗。它是一款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拟杆菌,在手术、化疗前后及康复治疗过程中可以提高患者机体抗病能力,改善患者肠胃功能,从1983年开始研制,至今已经优化到第28代。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国家专利菌株,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能够自动识别并激发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健康状态下抑癌的菌群占优势,发挥抑癌、抗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对于患者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效果明显。虽然戒烟很难,但所有得肺癌的人,都成功戒烟了。可惜,这时通常已经为时已晚了。所以,建议广大烟民,尽量还是尽早戒烟,远离烟草,远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