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往往不是某种单一症状的体现,有时在同一患者身上可能有多种障碍表现。可能包括:社交障碍、运动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障碍、其他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等,这同时也造成了每个自闭症患者的需求都不尽相同的现象。我们如何更形象化地去描述这种现象呢?这就好比一种弹片效应,在大脑系统因某种因素被“子弹”攻击后,其“子弹碎片”波及到周围区域,更多系统同时收到受到影响。就此引发的多种障碍,我们又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许多患有自闭症的儿童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但却达不到正常水平,并且他们对词语的表达程度也不尽相同。例如,他们可能会迅速在特定的兴趣领域中发展出强大的词汇量,许多孩子对刚刚听到或看到的信息有很好的记忆。有些人可能能够在五岁之前达到独立阅读单词的能力,但可能无法理解他们所阅读的内容。他们通常不回应他人的言论,也可能不回应自己的名字。结果,有时会误认为这些孩子有听力问题。
语言重复或刻板:自闭症儿童可能会说出毫无意义,或与对话无关的语句。例如,在与数字无关的对话中,孩子可能会反复从一数到五数。孩子可能会不断重复他或她听到的单词,这种情况称为回声症。例如,孩子可以通过问相同的问题来回答问题。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会用高声或唱歌声说话,或者使用类似机器人的语音。
社交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孩子核心障碍,是一个孩子之所以被诊断为自闭症的主要依据!它的典型表现为回避目光,对呼唤缺少反应,缺乏和人之间的交往兴趣,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想法,不懂得社交的规则,不能够根据社交情境或者是线索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很难和别人建立友谊。
行为异常:很执着一些行为,如生活仪式化、环境固定化,不允许变更。兴趣狭窄,如日常仅注意某些事物,如旋转的风扇,固定的乐曲等。重复身体动作,如反复转圈、刻板地蹦跳、咬手等。由于自闭症儿童在认知发展方面存在着障碍,不会做建设性的游戏,往往想通过考察他们身边一些事物的简单性质来消磨时间,而出现的许多破坏性的行为。
感知觉异常:自闭症群体普遍存在异常感觉反应的症状。据研究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中,大约45%-95%的个体存在异常感觉反应症状,学龄前自闭症幼儿中则有69%-90%的个体存在异常感觉反应症状。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唐氏综合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脑瘫、胎儿酒精综合症和其他一些病症的人也经常会出现感知觉异常问题。在嘈杂、活跃的环境中(如餐馆、操场、商店和体育赛事),这些敏感因素会很快引发感觉超负荷。同时童年时期对类似语音的声音的异常感知可能是对声音的行为反应不足,从而导致自闭症的典型语言障碍。
此外,很多自闭症患者还会存在或伴随有一些不能用自闭症解释的症状,所以就把这些症状作为自闭症的共病。据了解,超过70%的自闭症患者会有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其他病症(共病)。实际上,研究表明,多达90%的ASD患者会经历某种形式的胃肠道不适,例如便秘,肠易激综合症,腹痛和腹泻。这些胃肠道问题通常会导致疼痛和烦躁不安,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此外,这些问题对于无法说话的ASD患者甚至更糟,因为他们无法与他人交流痛苦。根据研究调查显示,自闭症儿童与肠道菌群健康且平衡的神经型相比,肠道细菌多样性较差。
实验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并可与各种情绪障碍相关。精神疾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有何关系呢?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超级生物体,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共同为我们人体构建了一个屏障。我们都知道肠道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生物学家认为,我们体内有两个大脑系统存在。一个是众所周知的大脑,而另一个就是我们的肠道,又被称为“肠脑”或“第二大脑”。 肠道微生物参与肠脑轴的功能反应,在肠道与大脑的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出了“微生物-肠-脑轴”的概念。肠脑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进而影响人的情感, 认知和行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肠道炎症、胃肠道功能不适和生成较多的神经毒性代谢物,并引发许多肠 - 脑疾病,以及 ASD(自闭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 CNS 疾病。
摄取益生菌能生成物理障碍,防止有害细菌(或病原体)侵入体内引起的菌血症,还能缓解这些细菌引起的疼痛,使身体渐渐恢复健康,促进身体自我康复。自闭症患者使用益生菌治疗后,腹泻会慢慢消退,大便也成形,腹胀或肚子不舒服症状均有缓解。人体内脆弱拟杆菌BF839占菌总量的32%以上,才能保持人体微环境的平衡,通过对肠道问题的改善,进而影响中枢神经,使自闭症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