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自闭症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14岁对于青少年来说正是一个身心发育的高峰阶段,也是青春期与叛逆期的来临之际。面对此时的困惑与问题,自闭症人群又该怎么度过呢?
自闭症孩子对新鲜事物的理解,普遍存在困惑。有时是青春期面对身体上的变化,由于认知与交流的不足,与父母的沟通也可能存在障碍,导致一时间无法接受青春期突如其来的变化。家长在此之前,要做好准备性教育,及时给孩子灌输一些青春期的基本知识。不要将传统的教育方式照搬给孩子,可以根据自闭症孩子的特性,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在行为干预的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预先讲,直白讲,不要用比喻和打比方,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 儿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自闭症患儿逐渐长大,家长们越来越为他们的将来担忧,希望他们能够更加独立,走出家门,实现就业。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注意根据职业特点进行选择,比如说需要有很高的社交技巧的这一类职业,就要尽量避免,更多地去选择符合自闭症自身特点的工作。结合目前相关数据显示,自闭症人群总体就业率不到10%。由于其病症的特殊性,导致自闭症人群普遍存在交往障碍、刻板行为、兴趣狭隘等特性,在常规工作中不占据优势,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能工作。
1.2012年9月,在解放日报和上海图书馆的共同推动下,栋栋来到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做志愿者工作,成为首个在上海签署正式劳动合同就业的自闭症职工。现在的他身着蓝色工作服,戴着白手套,熟练地将归还的图书编号比对、复位,看起来与任何一位图书管理员并无二致。
2.19岁的轻度自闭症患者宇航,在普通学校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后,进入中专进行继续学习,现在每个月可以通过分拣配件赚到近3000元的工资。
3.凯凯是一名重度自闭症患者,几年前的他还在家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现在的他在一家专门为自闭症患者提供工作岗位的咖啡店工作,磨豆、做咖啡、熟练打奶泡,最后还拉出了一颗心形的拉花,显得格外专业。
4.元元出生于北京高知家庭,4岁时被确诊出患有自闭症,在进行国内外多次的辗转治疗后,曾在河北农场做5年义工,现在可以独自上下班,认真工作。
通过这些源源不断的就业成功案例,为了帮助年轻自闭症者更好地实现向就业的过渡。根据自闭症孩子的认知方式及其特点,对高功能自闭症或阿斯伯格人士的就业提出如下建议:
1.从兴趣开始:自闭症人群普遍存在独特的兴趣点,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会比强迫他们做不情愿的事情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也更易于保持工作岗位。
2.从实习入手:在准备找工作的同时,不妨到一些机构和组织中从事实习生或志愿者的工作,其中的最大好处是锻炼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3.积极参加培训: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把既有的特长转化成为实际的工作技能,从而使他们将来在申请工作职位时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
4.练习社交技巧:应该鼓励他们逐渐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以自己的节奏参与社会活动。但不要过分催促或强迫。
5.在工作中建立伙伴关系:伙伴可以帮助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告诉他们应对工作有哪些预期,而且还可以为他们在工作过渡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
6.合理规划时间:在视觉上的提示和帮助有利于理解和完成工作任务。关键是学会合理地安排好时间表,以帮助他们实现预定工作的目标。
7.与雇主积极沟通:当问题出现时,应积极地跟雇主沟通加以解决,避免造成误解。
自闭症儿童比他们的神经型同龄人更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根据研究表明,高达84%的孩子会出现焦虑症状,47%的孩子表现出抑郁。除社交缺陷外,系统性炎症,胃肠道免疫相关问题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也是ASD患者的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与胃肠道(GI)症状相关,例如腹痛,慢性腹泻,便秘,呕吐,胃食管反流,肠道感染和肠道通透性增加。此外,在许多研究中,据报道,ASD患者和对照组之间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的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加深肠道微生物组的作用和生物学可能是阐明ASD个体中GI症状发作及其病因的基础。肠—脑轴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和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大脑发育和行为。
健康人体内脆弱拟杆菌BF839占菌总量的32%以上,才能保持人体微环境的平衡。通过补充有益菌的数量,调节肠道微生态。脆弱拟杆菌BF839代谢作用产生的酸可以调节和促进肠蠕动,防止致病菌的定植,阻止潜在致病菌及其毒素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入。同时改善自闭症人群的便秘、腹泻等问题,还能促进消化,恢复肠道健康,通过肠—脑轴的作用机理,达到情绪与行为的调节,减缓自闭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