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及儿童的视力,一直都是家长们广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看到商家宣传“读写台灯”(又叫护眼灯)具有光线足、无频闪的特点,是专门保护儿童视力的产品,于是纷纷给孩子购买。目前读写台灯常分为插电式和充电式两种常见的款式。他们的效果如何呢?真有广告宣传的那么好吗?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江苏浙江等地消保委曾进行过一次护眼灯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73款样品当中竟然出现了61款不达标样品。有的读写台灯样品闪烁性能甚至达到了高风险水平。测试工程师表示,这意味着长时间使用这类产品很可能带来视力衰退或者其它疾病。不少看上去柔和的光线中,可能暗藏着非肉眼可见的闪烁的风险。
测试工程师说,长时间在频闪比较严重的区域内,经常看忽明忽暗的光线,视网膜包括瞳孔就会随之扩大或缩小,反复在此环境中不仅会视觉疲劳,还会造成视力衰退,严重会头痛,甚至产生癫痫疾病。癫痫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疾病,癫痫这种疾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有些人觉得癫痫病人在发病时特别恐怖,尤其是青少年及儿童,如果患上癫痫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习惯或是原因可导致癫痫,比如孩子长时间玩电脑过度上网等,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用脑习惯,以免诱发癫痫。下面给大家一些总结,希望家长们能够注意!
儿童癫痫的主要诱发原因
1、先天性畸形癫痫:如染色体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胼胝体发育不全、脑皮质发育不全等,造成的癫痫。
2、产伤癫痫:产前和产后期的产伤,挫伤、水肿、出血和梗死等,若干年后导致梗死、形成病灶,是婴儿期症状性癫痫的常见病因。
3、高热惊厥后遗症:严重和持久的高热惊厥可以导致包括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的脑损害,从而诱发癫痫。
4、颅脑损伤癫痫:颅脑损伤后遗,伴硬脑膜撕裂、局部神经系统体征,损伤后数周内即产生早期痫性发作的病例为最多见。
5、感染:见于各种细菌性脑膜炎、脑脓肿、病毒性脑炎,以及寄生虫病。
6、中毒:铅、汞、一氧化碳、乙醇等中毒,以及全身性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尿毒症等,均能引致癫痫。
7、营养、代谢性疾病引发癫痫:儿童时期的孩子是最需要营养的,缺乏各种微量元素都有可能导致癫痫。
以上这些可能诱发癫痫病的原因,不仅儿童要注意,有一些成年人也是需要注意的。比如,在营养方面,成人中,胰岛细胞瘤所致低血糖、糖尿病、甲亢、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6缺乏症等也均可导致发作。那么还有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因素,会导致成年人癫痫发作呢?我们遇到癫痫发作患者,应当如何处理?
这5件事可一定要注意避免!
一、长时间看电视或者是用电脑
长时间看电视或者是用电脑,无论是对于一般人癫痫病的患者来说,都有可能会感觉到不同程度上的视觉疲劳。在脑电图检查中就是利用光刺激来诱发脑中痫灶而记录癫痫发作图形。
二、经常熬夜,过度疲劳以及睡眠不足
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证每天都有充分的休息以及睡眠的时间。癫痫病人不应该进行重体力劳动以及大量的运动锻炼,不然的话都有可能会导致癫痫病发作。大家都知道,如果进行剧烈的活动,让癫痫病人大口呼吸,或者是过度换气,也有可能会导致癫痫发作。所以癫痫患者一定只能够进行轻度或者是中度的体力劳动以及轻度和中度的体育锻炼。
三、喝酒
喝酒对于每一个癫痫患者来说,都有可能会导致癫痫发作,尤其是白酒等一些度数较高的酒。
四、大喜大悲,受惊吓
在日常生活中,癫痫患者的情绪一定要避免剧烈波动。一些癫痫患者,因为长期受抗癫痫药物的影响,以及长期受周围一些人的眼光,特别容易造成人格以及性格的改变,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关心和爱护这些癫痫患者,仔细用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
五、生理期可诱发癫痫发作
女性癫痫患者一般要在来月经之前或者是在经期注意休息,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月经前后适当的增加药量,避免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措施
遇到有发作先兆的患者,应当及时告知周围的人或者家属,可以将患者扶至床上或者是可以顺势平躺的安全之地,并且要将周围的硬物或锐器移开,防止其因意识突然丧失而跌伤、碰伤,然后迅速松开患者衣领,使其头转向一侧,以利于分泌物及呕吐物从口腔排出,防止流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切忌向患者口中塞任何东西,也不要在患者发作时向其灌药,防止窒息。不要在患者抽搐期间强制性按压患者四肢、人中等,一般癫痫发作在5分钟之内都可以自行缓解。如果发作频率或时间较多时,应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
癫痫并非不治之症,只要经过科学正规的治疗,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工作和生活。目前,广医二院正在通过使用脆弱拟杆菌BF839改善癫痫患者的症状,降低发病次数。试验结果显示:4%腹泻好转,4%便秘好转,同时48%患者共患病好转,其中包括认知改善、食欲好转、情绪和睡眠改善等。它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原理,让脆弱拟杆菌BF839在肠内定植,从而改善癫痫发作严重程度,降低发病次数。感兴趣的癫痫患者及家属,也可以联系工作人员进行咨询,微信号:1556666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