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膀胱内细胞的恶性过度生长形成的。膀胱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也相应增长,同时,和性别也有密切关系,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5:2。人体空腔脏器的表面通常由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脏器有它自己的一类上皮细胞。膀胱癌绝大多数90%左右,是移行上皮癌;还有一部分癌症,比如膀胱的平滑肌的肉瘤等等,这是比较少见的;还有鳞癌,绝大多数都是移行的上皮细胞癌。膀胱里的上皮细胞称作尿路上皮细胞,由它生成的癌较为常见,约占所有膀胱癌的90%-95%,称作尿路上皮癌。这些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的肉眼全程血尿,有一部分患者还可以有血块。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血尿的时候患者往往很紧张,但有时突然又没有血尿了,或者隔了几个月甚至半年没有血尿,很多人就忽略了,以为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实际上很可能就已经有膀胱肿瘤了。所以,如果出现血尿,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当然也不要过于紧张,有一部分患者也可能是感染、结核,或者其的疾病,这些也有可能伴随有尿频、尿急、尿痛,出现血尿的症状。但是要告诫的患者一定要到医院来做进一步的检查,不要耽误了膀胱癌的治疗。往往比较早发现的患者,疗效还是非常好的。
一、膀胱肿瘤有哪些诱发因素?
膀胱肿瘤的发病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内在的遗传,二是外在的环境因素,后者更为重要。目前公认的引发膀胱癌的因素有:
1.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化学试剂、石油和美发等。
2.吸烟可使膀胱癌发生的机会增加。
3.体内色氨酸代谢的异常。
4.膀胱粘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如长期慢性感染、膀胱结石、长期留置尿管、膀胱憩室、埃及血吸虫病等,均可诱发肿瘤的发生。
5.药物,服用大量非那西汀类药物可致膀胱癌。
二、膀胱癌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大多数的膀胱癌患者以血尿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如果肿瘤发生在膀胱三角区,或合并感染,一般会出现尿频、尿急等早期症状。少数患者因肿瘤较大、肿瘤生长在膀胱颈部、或肿瘤出血形成血块,而造成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
三、诊断膀胱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1.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2.超声扫描检查:包括双侧肾脏及膀胱,以了解除膀胱外肾盂及输尿管有无病变。
3.尿路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其价值在于除外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并可了解膀胱肿瘤的大小及部位。
4.膀胱镜检查和肿瘤组织活检:膀胱镜检查可以直观的观察膀胱内肿瘤发生的部位、数目、肿瘤的形态分期,并通过活检可确定肿瘤的性质。
5.CT和核磁共振:可观察膀胱癌的浸润深度及有无盆腔淋巴结的转移,对决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四、膀胱癌术后的饮食
膀胱癌术后的饮食较为重要,没有特别的要求,患者不要吃对尿路刺激比较大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饮水量要适当增多,可多喝清茶。食物以优质高蛋白食物为主,尽少吃肉类,腌熏,辣椒,花椒,霉变的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让体内酸碱平衡,戒烟戒酒,保持好心态,有利于患者恢复。饮食上膀胱癌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包括:1.早期膀胱癌,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可较快恢复正常饮食,无特殊要求;2.较晚期的膀胱癌,进行膀胱切除后要采用肠道做尿流改道,术后有禁食期,恢复进食后应从进流食到半流食,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3.膀胱癌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饮食需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进行调整,限制部分食物的摄入。膀胱癌术后主要还要注意复查和按疗程的膀胱灌注。
五、膀胱癌治愈率高吗?
膀胱癌的预后取决于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表浅膀胱癌患者在确诊后,5年生存率为80%;浸润膀胱肌层的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5%;浸润膀胱周围组织或伴有转移的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0%或更低。早期膀胱癌的治愈率较大,理论上讲,少数早期膀胱癌患者病灶较小,及时进行妥善的治疗,一般早期没有发生远处转移,及时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有效控制复发和转移,不会危及生命。只要清除癌变病灶,即可康复,早期膀胱癌的治愈率可高达100%,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之处。但要注意的是,术后一定要定期做随访,防止复发或转移。
要提高早期膀胱癌的治愈率,首先在于综合治疗的规范化,利用B超、CT、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等诊断方法有效检出肿瘤,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病理分期,提供制定治疗参考方案。早期膀胱癌的治疗以手术为宜,或部分膀胱切除或全膀胱切除,具体情况因个体而异。此外,建议配合现代微生态疗法,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来辅助治疗。经三十多年基础试验和临床试验证实,补充自体菌脆弱拟杆菌BF839,可提高细胞免疫,抑制S-180癌细胞生长,能够合成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调整肠道菌群,排除外来细菌入侵,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无兼容性问题。用脆弱拟杆菌BF839所制的活菌制剂“图腾益生液”可有效对抗膀胱癌,配合手术定量服用,可使病灶缩小,症状缓解,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