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一部分自闭症的孩子常伴有暴力倾向。据统计,有50%~60%的低功能的自闭症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暴力行为问题。有些所谓高功能的自闭症的孩子,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有暴力倾向。
低功能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区别是什么?
在自闭症的孩子当中,有低功能自闭症和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之分。所谓低功能自闭症的孩子,就是智力比较低下,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较差,例如大小便不能自理、生活不能自理、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去穿衣脱衣,不会自己去睡觉等,这样的孩子比较让人担忧。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通常带有一些特殊的能力,比如有特殊的记忆能力,会记很多很复杂的数字;在的孩子有特别强的计算能力;还有的孩子具备特殊的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自闭症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暴力倾向?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从小不会与人沟通,兴趣爱好关注很局限,有一些非常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经常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当暴力倾向于自闭症相遇,这样的孩子给学校和家庭教育都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分析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孩子自身原因
(1)缺乏安全感,有焦虑情绪。家长的过度陪伴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没有安全感,当独自面对老师和同学时,焦虑恐惧的心理会随之而来,他们本身又缺乏自制力,就容易表现出哭闹、叫喊、毁物甚至打人的暴力行为。
(2)自闭症的孩子因自身障碍,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实际上,他们只是在用喊叫或者哭闹的方式与人交流,任性、固执,不会控制情绪,想怎样就怎样,稍不顺心就哭闹,或者用自伤来引起他人的注意,用暴力行为来发泄不满情绪。
2、家庭教育因素
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不恰当的教育等
3、外界环境因素
学校、老师、同学对自闭症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原有安静独处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规律被破坏了,孩子很容易会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此外也会产生身体上的不适感,比如头疼、胃疼,是因过度紧张而导致的。
对暴力行为的处理,首先也得开始于功能分析
与其他问题行为一样,暴力行为背后所具有的功能,可以是生理性的或者社会性的。有的自闭症孩子和成人,会在暴力行为中得到生理性的刺激和感官性的满足。而社会性正强化的功能则可以表现为有的自闭症孩子用对其他孩子的侵犯性行为来取得大人对自己的关注。临床上也常常看到在过分吵闹的环境中,自闭症孩子会表现出一些暴力行为来逃避这一环境。
主动干预的各种方法,对预防自闭症孩子的暴力行为有极为要的作用。例如,监护者可以用功能性沟通训练的方法,教自闭症孩子来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要求。主动干预的另一个例子,是为自闭症孩子安排各种结构性的活动。通过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自闭症孩子可以得到各种正常的感官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得到来自大人和伙伴的关注,以此来代替暴力行为给自己带来的需求和满足。由于自闭症孩子的暴力行为可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监护者不仅要引入主动干预的各种方法,还要准备一些在暴力行为出现时的应付办法比如区别强化法、愤怒控制方法、环境控制方法、形体控制法等。
肠道细菌不仅能够影响消化、过敏反应以及新陈代谢系统,还可能会出现更深入的影响,甚至会深及大脑。前面说过,外界环境因素会使自闭症孩子产生情绪的波动,同时也会产生身体的不适感。环境因素所产生的主观和客观不相适应的精神紧张均能导致肠胃病,菌—肠—脑之间,存在着致密的关系。现在人们对于肠道菌群的生态系统已经耳熟能详了,一些科学家们发现,这个总重量在1~3磅,包含着1000多种不同的细菌,由万亿个细胞共同形成的细菌集合物,可以在很多的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其他的疾病。
其中的 脆弱拟杆菌BF839发酵乳中的乳酸菌,就能在肠道定殖, 嗜酸乳杆菌能产生抗菌性物质、有机酸、过氧化物, 可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当肠道中 脆弱拟杆菌BF839占明显优势时, 机体免疫能力增强, 对肿瘤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证明, 脆弱拟杆菌BF839能够使自闭症的孩子焦虑程度降低,与其他孩子的互动更多,重复性行为明显减少,改善其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