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血球的功能
红血球的成分有结合氧气的蛋白质以及血红素,其中血红素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是水,血红素具有运输氧气机排除二氧化碳功能,红血球透过血管将氧气携带到身体各处,在细胞组织之间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维持身体所需的能量。当血液中正常红血球数量减少或是被破坏过多,就会导致输送氧气的能力降低,造成身体组织处于缺氧的状态,于2是就出现“贫血”的症状。临床上以血红素(Hb)的数值作为初步判断贫血的准则,男生血红素的标准值约13-18gm/dl;女生血红素的标准约12-16gm/dl,(不同检查单位标准值可能会有些许差异)。
癌症治疗期间造成贫血的原因
1. 肿瘤原发或转移侵犯,造成造血功能被抑制(如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癌症引起的恶病质等)。
2. 化学治疗:骨髓抑制是化学治疗中最普通也最常发生的现象。化学药物是针对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快的这个特性来杀死细胞的,而骨髓的造血组织也具有生长快速的特性,因此也会受到化学药物不同程度的伤害。
3. 放射线治疗:红血球由骨髓制造,当骨髓分布的区域受到高剂量发射线治疗,则有可能破坏骨髓组织,造成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4. 手术治疗:胃肠道癌症在胃肠切除术后,胃酸和内在因子缺失,造成铁质、维生素B12和叶酸吸收不良,进而影响红血球的品质。
5. 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良或是长期全素食者,容易导致蛋白质、铁质、维生素B12、叶酸等缺乏,而产生贫血的情形。
贫血的症状
轻微的贫血通常自己并不会有感觉,若是出现了脸色苍白、头晕、冒冷汗、虚弱、疲倦、嗜睡,甚至出现昏厥、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已经是严重贫血,不可轻忽,务必要告知医务人员。
贫血时您应该怎么办?
居家自我照顾注意事项
1.充分休息,对于体力恢复有帮助。
2.活动适度会造成需氧量及耗氧量增加,所以适量活动即可,减少体力的消耗。
3.姿势改变时,动作宜放慢,可以避免头晕及预防跌倒。
4.贫血会造成末梢循环较差,对于温度的感觉会变迟钝,所以若是要用热,例如:电热毯或电暖器时务必要小心。
饮食须知
1.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一般红肉类(牛肉)、鲑鱼、动物的肝脏及蛋黄均含有丰富的铁质。素食者可以选择全谷类、深绿色的叶菜类或海藻(紫菜)来补充铁质。
2.多摄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蛋白质可以增加铁的溶解度并调节吸收,蛋白质较充足的食物如:奶类、蛋类、瘦肉类、鱼类、豆腐、豆类等。
3.含维他命C丰富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如深绿色、黄红色之蔬菜水果(菠萝、柑橘类、柠檬、苹果、葡萄、番茄、番石榴等)。
4.维生素B12及叶酸:是人体相当重要的维生素,除了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还是制造红血球的必须物。维生素B12几乎只存在动物性食物中,包括牛奶在内,植物性来源只有紫菜、昆布,吃素者可直接补充维生素B12;叶酸较多的食物则是带叶的蔬菜,新鲜果汁含量较多。
药物治疗
1.铁剂:癌症治疗期的病人产生贫血时不一定全部需要补充铁剂,可以先增加富含铁质食物,若是有需要,医生才会给与铁剂补充。有些铁剂会刺激胃部出现胃不舒服或恶心感,此时可以搭配少量的食物或饭后服用。要记住,铁剂不可以和制酸剂并用,以免影响铁剂的吸收。另外,服用铁剂时也会造成粪便呈现黑色。
2.红血球生成素(EPO):正常人体的肾脏可以自然产生EPO,但癌症治疗期间会面临治疗关系而妨碍人体正常产生EPO,是人体红血球缺乏,导致人体血液含氧量不足和贫血。注射Epo,可刺激骨髓抑制造成红血球,这是持续的治疗方式,通常在注射2到4周才会有反应。何时需要使用?则需要医生评估。
输血治疗
对大多数病人来说,输血确实是提升血红素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病人不舒服的感觉,但输血的效果通常只维持二到四周。不过贫血到何种程度时需要输血,通常医生会考量血红素下降程度及病人是否有自觉症状而做最后的判断,极少数病人会有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微生物平衡疗法
益生菌被定义为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使宿主受益的活微生物食品补充剂,利用益生菌可以帮助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增强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以及提高机体免疫。且在众多益生菌中,图腾益生脆弱拟杆菌BF839作为世界第三大菌属下的第三代功能性菌株,在对抗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癌症治疗期间贫血患者服用图腾益生脆弱拟杆菌BF839,保持机体免疫系统平衡,以及减轻身体出现的并发症,一定程度上改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