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一般发生在中老人中多一些,但目前正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在2019年315特别报道后,大量槟榔爱好者主动到医院检查口腔,据了解,2020年的口腔癌患者比去年多了一倍,有60%的年轻人与嚼槟榔有关。
与其它的恶性肿瘤一样,口腔癌的发病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并且还有很多原因并不太明确。但现在一些初步研究表明,口腔癌可能与以下原因相关。
1.遗传:口腔癌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家族当中有口腔癌患者的,后代患上的几率就比其他人要大。癌症的遗传并不遗传癌症的本身,而是遗传一种叫做易感性的特点。
2.基因突变:当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可能引起人体某些部位组织的生长秩序出现混乱,进而引起患者的患病部位的细胞出现形态学的异常并呈现出恶性增殖,对周围组织产生侵犯和转移,使患病患者出现癌症。
3.长期嚼食槟榔:据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口腔癌患者都有长期嚼食槟榔的习惯。新鲜的槟榔本身是有一定药物作用的,可以驱蛔虫。但我们现在所吃的槟榔是经过加工的干果,里面常会添加一些如石灰、荖花等,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槟榔本身属于粗纤维,并含有槟榔素。在长时间的咀嚼过程中,会刺激口腔黏膜,引起口腔黏膜增生过角化,这样的增生和过角化是一种癌前病变。如果反复刺激,有的人就会发生癌变。
4.饮酒抽烟:烟草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长期作用于口腔黏膜可诱发内膜基因会发生突变,从而引发口腔癌。同样,酒精在经过口腔进入消化道的时候,也会对口腔内的黏膜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刺激可能跟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突变或者是癌变,最终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我们在食用过烫的饮食时,不仅会因高温而损伤口腔黏膜与食道,还会因食物太烫,来不及反应就减少了咀嚼次数而直接下咽。同时,平常很少吃蔬菜水果、比较爱吃辛辣食物、腌制、熏烤、烟熏食物的人患上口腔癌的几率是相当高的。在防治口腔癌方面,注重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就能大大降低患癌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已患有口腔癌的病人来说,一般在放疗几次后,对口腔黏膜的损伤就会显现出来,出现水肿、充血甚至是糜烂的现象。推荐选用御品抑菌液,缓解放化疗导致的口腔溃疡、减轻慢性咽炎、修复皮肤受损组织。同时建议联合使用微生态疗法,补充图腾益生脆弱拟杆菌BF839,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重塑自体免疫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