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经常在舌头、嘴唇、颊部会出现口腔溃疡,甚至肿块,一般很少会想到“癌症”。有一部分人也有这样的情况,起初并没有在意,等到疼了,肿块变大影响吃饭了,才到医院就诊,但却被告知已经是口腔癌晚期。口腔癌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来解读一下对口腔癌的认知,以防大家因发现时为时已晚而影响治疗效果。
什么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内,或者颌面部各器官的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癌是鳞状细胞癌。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在临床中,口腔癌可分为舌癌、唇癌、颊癌、牙龈癌、口底癌、软硬腭癌、颌骨癌或者口咽癌等等。因为不同的部位,各种癌的恶性程度不一样,其中牙龈癌、舌癌、颊癌、口底癌恶性程度比较高,而发生于唇红部的唇癌恶性程度比较低。口腔癌都会引起口腔所累组织器官的不适,有的像溃疡一样疼痛,有的引起进食不适和讲话受影响,发生于下颌骨的癌还会引起下唇麻木。
口腔癌的发生与发现:
口腔癌在40岁后发生率急剧上升。其发生多数和一些不良嗜好相关,长期的吸烟、饮酒、口腔条件差和一些不良刺激,如咀嚼槟榔等都是口腔癌的诱发因素。无以上不良习惯的人,一般很少见其患口腔癌。
如何自己检查口腔状况:可以对着镜子对口腔内各部位黏膜来逐一查看自检。口腔粘膜一般为粉红色,如果出现了不适或非牙痛性疼痛,就要重点检查该部位的黏膜情况了。
口腔癌的早期症状: 1、肿块:口内或颈部会不明原因的出现肿块,触摸时可有可无疼痛感。 2、颚骨与牙齿:颚骨的局部性肿大,导致脸部左右不对称,有时合并知觉异常,或牙齿动摇等症状。3、舌头的知觉与运动:舌头半侧麻木,知觉丧失;舌头的活动性受限,以至于咀嚼、吞咽或说话时有困难。 若有上述该表现形态,要及时就医检查。
口腔癌如何分期?
一旦患者被诊断为癌症,患者和家属常常很关心癌症是否已到晚期,或到了什么程度,是否有救,口腔癌也一样。简单地说口腔癌最大径超过100px(T3以上)归于晚期,或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转移也属于晚期,如果出现肺、肝和其他脏器的转移,也属于晚期,鳞状细胞癌一般远处转移率较低。但这种分期是根据大量的病例研究得出的,与患者的愈后相关。
口腔癌的治疗方法:
口腔癌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根据具体情况,术后可能还要辅助放疗或放化疗。根据患病的部位,肿瘤的大小,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是否能够治好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的转移密切相关。通常,恶性程度高的需要手术,而且是扩大切除,同时要进行颈淋巴结的清扫。恶性程度低的癌,可以做扩大切除,但是可以选择性的不同时进行颈淋巴结的清扫。对于早期的口腔癌,无论手术或放疗均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对于多数的唇癌,口底癌通过手术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辅助放疗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说唇癌,上下唇癌,它疗效都非常好,五年的控制率都非常的高,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如果是口底癌或者舌根癌,这个治疗效果相对就要差点,所以,口腔癌总体来说控制的几率5年大概是50%左右,可以说通过一个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口腔癌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大概有50%的人可以控制。
口腔癌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饮食方面:
除了治疗方法外,口腔癌术后的饮食也很重要。口腔癌术后怎么吃比较好呢?
1。多摄取含维生素C者,如蕃石榴、柑橘类、木瓜、新鲜绿色蔬菜。
2。油脂避免高温油炸及反复多次使用。
3。采用均衡营养的饮食,维持适当体重。
4。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取,如水果、蔬菜、菌类、全麦类及豆干类。
5。多摄取含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深绿色、浅黄色的蔬菜、水果。
二、生活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口腔癌的预防是最重要的,平时要养成保持口腔卫生的习惯。一定要经常刷牙,改掉口腔方面的不良习惯;建议定期的到医院去检查牙齿和口腔粘膜,一旦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地处理;了解一些关于口腔癌的防癌知识,知道口腔癌的一些危害性。对于口腔癌,应该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这样治疗好口腔癌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高,而且会达到很好的预后。
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归于慢性疾病,口腔癌在治疗后局部和淋巴结均有一定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因此要定期复查,目的是在最早时间,复发病变最小的时候发现,再次治疗容易,如果一旦复发病变范围较大,治疗相对复杂,有的病变侵及重要结构,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除了用以上疗法外,建议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微生态疗法,联合微生物制剂来补充人体的有益菌,通过益生菌控制人体能的微生态环境,对深大的溃疡、长期不愈、口腔黏膜增生以及有硬块状现象等,都有调节作用。补充脆弱拟杆菌BF839,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重塑自体免疫微循环,而且图腾益生脆弱拟杆菌BF839能抑制肿瘤细胞新生血管形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将癌症复发转移几率降低到3%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