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怎么办?痛风怎么办?高尿酸病人千万不能吃食物你知道吗?提起高尿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痛风,它也被称作富贵病,是人体的健康杀手,是继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后的四高。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高尿酸患者已经高达1.8亿人次,而且人数呈上升趋势增长。那么,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是什么?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有哪些?你知道吗?高尿酸如何康复还要看下面的方法,图腾益生风之友专家在线为您指导康复方案!
男性和女性高尿酸的判断标准不一样,男性血尿酸浓度高于420umol/L,女性血尿酸浓度高于360umol/L,都能称为高尿酸血症。其实形成高尿酸的主要原因是嘌呤代谢和不良饮食,具体有哪些方面呢,请参考以下发病诱因。
1. 饮食中摄入嘌呤
长期或者一次性摄入嘌呤过多,会导致尿酸的产量骤然增多,但是一时间无法排出体外。生活当中嘌呤较高的食物有这几种。豆类和蔬菜:黄豆、扁豆、香菇、紫菜等;动物的肝脏:比如猪肝、鸡肝、鸭肝、羊肝、鹅肝等等;肉汁: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的汤汁,也有很高的嘌呤,通常在炖肉或者火锅中都会有这些;鱼类:比如凤尾鱼、沙丁鱼等嘌呤很高,所有高尿酸患者是要避免吃海鲜的。
2. 体内代谢异常
嘌呤是人体内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起着调节代谢和供应能量的作用。人体中的嘌呤有两个重要来源,一是来自核酸的分解,另一部分是食物的摄入。上一个要点,我们已经讲过一些高嘌呤食物会让人体的代谢出现紊乱。那么核酸的分解是怎么出问题的呢?嘌呤的氧化物就是尿酸,尿酸不断在体内生成和代谢,通常会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而如果体内本身嘌呤代谢异常,就会引起尿酸过多或过少,诱发各种疾病。
3. 排解尿酸能力下降
大部分的尿酸排泄工作是通过肾脏完成的,但是如果肾功能下降,或者遭受损伤,那么排解尿酸的能力就会下降。特别是很多患者一开始就有肾病变,比如有慢性肾衰竭、肾炎等。
4. 其他疾病诱发
如果本身有其它代谢系统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过度肥胖、血液病以及肿瘤等疾病,都有可能引发高尿酸。
5. 长期服药导致
药物会有一些毒副作用,经常吃药势必会导致人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一些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利尿剂、抗结核药物、免疫抑制剂、降血压和抗癌药物都有可能会出现尿酸升高的情况。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虽然能解决一些急症,但是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人体中的尿酸升高,会有很多并发症出现。大部分人认为尿酸升高,只能引起痛风性关节炎,但是其实高尿酸的背后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痛风石、肾结石、痛风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等,还有可能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卒中等其它危害。所以,高尿酸也成为了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后的“四高”。
1. 痛风性关节炎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根本原因,当人体中血尿酸越高,痛风发作地就越频发,而且发病的年龄也会越来越早。研究已经表明,如果血尿酸大于600umol/L,痛风的发生率为30.5%,如果血尿酸小于420umol/L,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痛风患者不能吃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一定要加强饮食和运动管理,平时多饮水,增进排尿,加强体内尿酸的排解。
2. 痛风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酸过高会导致人体肾脏遭受损害,肾功能受损后,人体中的血尿酸排泄就会变少,加重了高尿酸。如果血尿酸大于392umol/L,那么男性发生肾衰的风险增加94%,女性增加42%,而且如果尿酸过高,还会增加急性肾衰的风险。
3. 高血压
人体中的血尿酸升高,会损伤血管壁,进而有可能导致动脉硬化,所以也会影响到心脑血管,自然也会影响到血压。血尿酸水平升高,冠心病发病率也会增加,如果本身就患有冠心病、脑梗等基础疾病,那么一定要注意尿酸升高,这时候冠心病病情也会加重。
4. 高血糖
当身体中的血尿酸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就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功能,损伤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正常分解能量,人体的血糖逐渐升高,慢慢演变为糖尿病。25%的糖尿病是高尿酸导致的,而且后期容易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给肾脏等器官带来负担。
5. 脑卒中
俗称脑梗,这也是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的情况。其实人体的代谢系统是一个整体,如果开始患的是一个代谢疾病,后期会引发多种合并症,降低机体的免疫水平。长期尿酸水平过高,人体代谢水平会出现异常,导致血管壁受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后形成血栓,容易诱发脑梗。
引起高尿酸主要原因还是在生活方式上,所以也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图腾益生风之友是利用细胞全息还原法,以营养餐单、植精元餐包、运动功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辅助治疗:通过营养餐单改变日常饮食模式,减少高嘌呤食物的食用,避免饮酒,以营养师拟定的专业营养餐单来使每日摄取的营养达到全面均衡;额外补充优质蛋白,为细胞的自我修复提供能量,并促进新老细胞的更迭;坚持做有氧运动,加快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及时排除体内恶液质,使受损细胞膜、线粒体和遗传物质得到修复,增强人体免疫力,重塑机体微循环。长期使用此方法有助于慢性病患者从慢性病的根源上解决慢性病的困扰,使其达到减药甚至脱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