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益生专家指出结肠癌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大肠癌中发病率较高。结肠癌的诱因很多,除常见的结肠发生慢性炎症之外,我们的不健康饮食、生活习惯也会导致结肠癌现象的发生。然而不管是什么因素引发的结肠癌,结肠癌患者都应及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治疗,否则就会导致癌细胞进一步扩散和转移。
肿瘤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出现转移现象,结肠癌也是如此。我们常根据肿瘤的发展程度将结肠癌分为四个期度。其中,一期的癌症属于早期,二三期的肿瘤属于中期,四期的肿瘤便已进入了晚期。流行病学早有数据显示,结肠癌一期生存率高达93%,也正因此与其他癌症相比,结肠癌算得上是一种幸运癌。只要早发现就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结肠癌常见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与其他癌症类型相同,当结肠癌发展到一定阶段,癌细胞就会脱离原发肿瘤病灶,从而迁移至人体其他部位形成新的病灶,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移。结直肠癌都是比较容易发生转移的一种癌症,肝脏转移成为了导致绝大多数结肠癌患者死亡的罪魁祸首。那么结肠癌到底是如何进行转移的呢?其实它们的转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淋巴转移
结肠癌可以通过淋巴进行转移,淋巴系统分布于我们人体全身的各个部位,伴随血管走形,腹腔淋巴系统丰富,结肠癌易经过淋巴系统转移至腹腔淋巴结。而这其中包括了肠本身的淋巴结、肠旁淋巴结,还有肠系膜的淋巴结以及系膜根部的淋巴结等,通过这些多组的淋巴结进行转移。一般情况下,可导致腹腔疼痛、肠梗阻。而当转移到颈部、锁骨上、腹股沟、纵膈淋巴结,则会引起压迫症状,导致结肠癌患者出现活动障碍、肢体水肿等情况。
二、血液转移
结肠癌通过血液容易转移到肝脏、肺、脑、骨等脏器或人体组织,从而导致结肠癌患者出现黄疸、腹痛、胸闷憋喘、咯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骨痛、甚至瘫痪等症状。
三、局部侵犯、转移
结肠位于下腹部和盆腔,结肠癌晚期可以侵犯周围的脏器,当癌细胞脱落时,可以种植到腹腔的腹膜上,或是其他部位的肠系膜上。比如小肠、脾脏、膀胱、子宫等脏器。
四、扩散浸润转移
结肠癌是可以直接扩散或直接浸润到周边器官的,这也是常见的结肠癌转移方式。
一般来说,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癌细胞越容易转移,而出现脉管瘤栓、神经侵犯等转移的风险也会更大。很多接受治疗并达到治愈的患者,肿瘤再次发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复发。而导致复发的原因就在于部分癌细胞在治疗时并没有被完全清除,这些没能及时完全清楚的癌细胞就成了肿瘤复发的罪魁祸首。但肿瘤复发并不代表着治疗的方式存在错误向引导,这种情况只是一些少量肿瘤细胞的存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生长在了患者体内。结肠癌同样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它的复发可以转移至人体的任何地方,因而复发转移都是癌症患者多见的常态。肠癌转移的真相令人害怕,却是可以避免的。对结肠癌患者而言,是否及时接受治疗就成了影响癌细胞转移的重要举措。
结肠癌不同阶段该怎么治疗?
对于病情仍处于早中期的结肠癌患者,肿瘤一般还未侵犯到患者体内周围大血管、脏器及相关组织,不存在发生转移的情况,因此可以利用手术治疗完整将体内肿瘤切除,术后预后效果较好,结肠癌患者有几率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若是到了晚期,发生了转移,那么手术治疗已经不能完全切除肿瘤了。
对此,结肠癌患者需要先进行靶向、基因治疗,再通过微生态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争取最后的手术切除机会。近年来,微生态疗法在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多,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微生态疗法对改善结肠癌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营养状态、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失衡、维持和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都有着重要作用。长久以来我们体内的肠道菌群都在以我们的日常饮食为食,我们的饮食结构能直接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因此饮食结构便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来左右肠癌的发生。多数结肠癌患者使用的抗生素,作用于人体肠内的有益菌,从而加重结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失衡,减弱了肠道抗击外来伤害的能力,因而才会使结肠癌病程发生进一步的复发和转移。微生态疗法能够有效针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失衡,及时修复结肠癌手术期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面对癌症,人们已经从开始的谈癌色变到如今的拥有各种各样解决癌症相关问题的疗法和药物。癌症发生转移,并不代表着被判了死刑。现在医学的发展也正在不断地给予结肠癌患者以希望,目前有关肠癌的转移治疗效果已经有了大大的提升。所以面对发生转移的结肠癌,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可以辅以图腾益生脆弱拟杆菌BF839帮助调节体内肠道菌群,以修复患者受到损伤的肠屏障功能和营养吸收功能,增加食欲和营养吸收,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复发,减少转移几率,实现长期带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