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肠道肿瘤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其中结肠癌就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占肿瘤前四位。结肠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视,也因此绝大多数结肠癌患者确诊后一般已是发展至中晚期了。那么如何治疗结肠癌?结肠癌可以康复么,可能是大多结肠癌患者的心声,那就让我们看看结肠癌康复专家是怎么说的。
结肠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根据结肠癌的发生部位的不同,我们将其临床表现一般划分为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两种来陈述。
1、 肠梗阻表现
右半结肠癌早期会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相关症状,一般来说腹痛多为间歇性隐痛,但随着病情的延长,这种间歇性疼痛便会转化为持续性疼痛,且疼痛位置常位于右下腹。而左半结肠癌还会出现肠梗阻、便秘、慢性阻塞性症状,如经治疗后症状仍未有所缓解,就要警惕结肠癌的可能性了。结肠癌所带来的消化道症状与肠炎类似,因而容易让患者产生混淆。
2、 腹部肿块
肿块位置取决于癌的部位,半数以上患者就诊时可发现腹部肿块。一般情况下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癌的肿块分别位于癌症患者右下、右中、右上腹位置,肿块质坚,大小不等,通常这种症状,患者常伴有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的肿块,形体不规则。
3、 排便改变
结肠癌早期由于结肠蠕动和粪便混合,部分患者大便会有血或粘液。部分患者会出现粪便稀薄、脓血以及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如患者在无溃疡性肠炎等病史的前提下,出现粪便带有脓血、黏液情况,便需要注意警惕患结肠癌的可能性。
4、 全身症状
中毒症状也属于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之一,结肠癌患者体内肿瘤的溃烂失血以及毒素吸收是导致结肠癌患者出现全身症状的主要原因。通常患者会出现贫血、低热、乏力等症状,其中贫血和短时间出现消瘦为最明显症状。右半结肠癌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对癌症,患者总会有一种恐惧感,仿佛患癌就等同于被判了死刑。其实并不是说结肠癌完全没有治愈的可能,只是治愈率较低,但早期病人的5年生存期完全可达80%以上。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是其必须的治疗手段。但不同的结肠癌类型,其所需手术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例如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结肠肝等曲部癌肿;左半结肠切除术更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等等,可以说切除坏死的组织是防止癌细胞扩散的最有效方式。所以一般手术治疗是结肠癌患者的首要之选,只有在手术失去意义的情况下,才会避免手术治疗。
二、放疗
虽然手术治疗是对结肠癌患者最有效的方式,但手术后局部复发率也较高,且大多局部复发组织是手术难以切除的。因此放疗能够对这些癌细胞沉积进行逐一清除,放射治疗可有效降低癌症患者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率。对晚期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而言,放疗是结肠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治疗措施,它能够帮助消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
三、化疗
化疗在癌症的治疗上运用更为广泛,化疗药物是以控制核酸代谢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作用。但化疗对患者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化疗本身对患者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需要患者身体素质好,才能耐受化疗。而身体虚弱、抵抗力较差、脏器功能不好、骨髓抑制严重的患者都是不可以化疗的,因为化疗会加速患者病情的恶化,这也是很多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加速死亡的根本原因。
四、中医治疗
中医的优势在于调节,相较于更适合手术已经无任何意义但病情刻不容缓的患者。但中药本身对肿瘤的对抗性十分有限,只能对乏力、精神萎靡等表层现象有一定调节作用,切不可一味地依赖。
五、微生态疗法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正常的菌群是由相当固定的细菌组成并居存于我们人体的一些特定部位的。当生态平衡时,它们可以保护我们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转。可以说一个健康的肠道和我们人体中的肠道菌群是密不可分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已成为引发癌症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因此图腾益生脆弱拟杆菌BF839对肿瘤起到了抑制的作用。除此之外脆弱拟杆菌可以在肠内定值,调节结肠癌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系统,修复人体受损系统,在患者接受放化疗的同时有效缓解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改善放化疗所产生的恶心呕吐、脱发、食欲不振等症状,帮助患者重建免疫系统,延长生存期。总体来说,结肠癌的治愈性取决于发现的早晚,早期结肠癌在没有出现淋巴转移等局部转移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切除达到治愈状态的。但如果发现于中晚期,已经发生淋巴转移等局部转移情况,那么手术、化疗等治疗手段都只能是延长生存率,还是比较容易复发的。所以结肠癌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注意补充脆弱拟杆菌BF839调节肠道微生态,提升人体免疫系统,以此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实现长期带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