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学比较关注的人都知道,胃癌目前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它的病因与慢性良性胃部疾病,如胃溃疡,长期刺激有关,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长期饮酒或者进食霉变的食物以及HP感染等有关系,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在整个发病率的排名里,胃癌的发病率可以排名在3到5位,农村胃癌的发病率排名是第一位。
癌症的造成,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生活上一些不好的习惯,尤其是胃癌,我们经常吃太烫的东西,油炸的东西,烧烤的东西等,上面的焦油含量高,含有一种叫苯并芘的化学物质,对胃是有一定危害的。患上胃癌之后,大多数人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所以临床上一经发现大多已到了中晚期,若患者得不到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癌细胞就可通过淋巴、血液或者直接侵润蔓延向邻近的肝、肺、胰腺、腹膜、卵巢等器官转移,另外,肿瘤还可直接扩散侵及周围组织脏器,如肝、横膈、结肠、胰腺、大网膜等,甚至还可能出现肝转移、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及腹腔广泛转移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病人术后的身体恢复,因此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胃癌的转移及并发症一样能对人造成很大的困扰和伤害。
早期胃癌的并发症包括贫血,消瘦,食欲不振。胃部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表现,多为呕血或黑便,其次有吞咽困难、进食困难、腹胀、恶心、呕吐等梗阻表现,偶可见消化道穿孔,导致腹膜炎的发生。一般胃癌晚期患者出现转移,癌肿病灶直接蔓延至邻近的肝脏、胰腺、横结肠;或者是经淋巴转移至胃周围及远处的淋巴结;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肝、肺、脑、骨骼、皮肤、卵巢等处。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并发症包括进食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胃穿孔,弥漫性腹膜炎,阻塞性黄疸等并发症。
胃癌会引发什么疾病?
1、当并发消化道出血,常见为小量出血,大出血较为罕见,仅有约5%患者可发生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偶为首发症状。易出现头晕、心悸、呕吐咖啡色物、柏油样大便等。
2、胃癌转移至腹腔,若使胆总管受压,则易出现黄疸,大便陶土色症状.
3、合并幽门梗阻,多见于由幽门和贲门起源的胃癌。邻近幽门的肿瘤易致幽门梗阻,胃底部肿瘤延及贲门或食管时,引起食管下端梗阻。易出现呕吐,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震水声。
4、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不像良性溃疡那么多见。可见于溃疡型胃癌,多发生于幽门前驱的溃疡型癌。当穿孔无粘连覆盖时,易引起腹膜炎,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
5、形成胃肠瘘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此外还有术后腹腔严重感染、大出血,吻合口瘘,心肺功能衰竭,肺炎、肺不张、肺血管栓塞、脓胸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胰瘘及胰腺炎,血栓及静脉血栓等。再次强调:如有上腹部不适症状,或其他因素,或经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必须提高警惕胃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建议做进一步检查,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临床上,胃癌转移及并发症的治疗主张进行全身性的综合治疗。对于胃癌原发病灶、能耐受手术患者,医生一般建议可先行姑息性切除,然后辅以放化疗治疗,而转移到脏器上的病灶,可视情况与胃癌原发灶同期切除。对于胃癌转移、身体机能较弱、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临床多采用联合放化疗加辅助治疗。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很多以人参皂苷来辅助治疗肿瘤,但其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主治医生推荐要用,建议和脆弱拟杆菌BF839联合起来使用,可以将中药中的大分子链转化为小分子肽,提高吸收率 。同时对放化疗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无论何种身体患有何种癌症或其他病症,都和人整体免疫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对癌症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放疗或介入都属于局部治疗;化疗和免疫治疗属全身治疗,无论是局部治疗还是全身治疗,共同点都是大多属于损伤性治疗,副作用大,且不能调整准确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脆弱拟杆菌BF839联合手术、放化疗应用于胃癌转移的治疗中,它的辅助治疗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自动识别并激发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靶向作用于有害毒素,将其包裹并吞噬,恢复人体菌群平衡,从而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功能,或针对性的进行局部治疗,祛邪而不伤正。即一方面可增强对肿瘤的抑杀效果,一方面能减轻西医治疗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增强患者免疫力,加快身体机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