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我们人体内的消化系统,是至关重要器官之一。很多人会经常说自己胃不好、胃不舒服,小到胃胀气、反酸、食欲不振,大到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肿瘤(胃癌),无论大小症状,较其他病症相比,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常会接触到或者听到的。不过,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胃在哪个位置,本文将会对胃做一个详细的诠释,并且带大家解读胃在人体器官的位置图,并且同时教你如何保护胃肠道健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胃究竟在人体的什么位置呢?胃的位置因每个个体的体型、体位、胃的虚盈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瘦长纤细体型的人胃的位置较低,矮肥宽厚体型的人胃位置较高。胃壁肌张力低、饱食后站立时,胃大弯最低点向下可达髂嵴水平。
胃在哪个位置?
胃在人体位置的示意图
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又称胃脘,“脘”的古音同“管”,分上、中、下三部,胃之上为食管,胃之下为肠管,胃居二者之间名为胃管(脘)。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部的上区。介于肝左叶与左肋弓之间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是相贴的。
胃部细节图
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位置比较固定。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
从症状上讲,
1.胃部如果出现有没有胃酸胃痛,胃胀等临床症状,可以做个胃镜的检查。
2.患有慢性胃炎且长治不愈的病人很容易有癌变的可能,但几率较低;而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病状也是有一定癌变机率的。遇到这些问题不用太担心,首先放松心情很重要,规律饮食,按时作息少熬夜,适当运动调整。切记不要经常吃很烫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很容易造成食管和胃部病变,轻则慢性炎,重则肿瘤。
3.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据文献显示,每10万个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仅1人癌变;而胃溃疡可能癌变率为6%。从癌变角度讲,应当更重视胃溃疡的治疗。这类病的患者用药一定要谨慎,药物是经过消化系统进入胃部,如果不注意用药产生副作用的话,会给胃带来更大的损伤。
4.胃部出现莫名的上腹不适或疼痛,有时伴有嗳气、返酸、呕吐。如果癌灶位于贲门,病人会感觉进食不通畅;如果癌灶位于幽门,出现梗阻时,病人可能会把腐败的隔夜食物呕吐出来。
5.如果是肠胃不好,或者只是慢性胃炎或者消化不良或者慢性腹泻等症状,服用相关药物进行调理即可,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是可以好转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无器质性病变是不会造成胃癌的,但是如果有胃溃疡迁延不愈,时间久了会有癌变的可能,但是几率还是很低的,有家族肿瘤史的人癌变的几率高一点。
6.胃癌的癌前病变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留的胃,这些病变可能与慢性炎症、肠化生或胃粘膜非典型增生有关,所以有可能转变为癌。通常,如果早期胃癌侵入胃壁的深度仅限于胃粘膜层,可以通过内镜超声和增强CT来判断;如果确实是早期胃癌,有时它只需要在胃镜下移切除即可;如果突破粘膜,通常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从微观上讲,如果没有上述那些病症,是不是可以排除胃癌的可能?胃癌的确诊除了要有病史外,最重要的是实验室的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炎是胃癌的一个危险因素,目前是可以治疗的,但还是要注意,最好去正规的大医院治疗。
许多人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第一印象是“引发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呈杆状的革兰氏菌,主要寄存于胃部的幽门,容易导致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更严重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以至于最后出现胃癌。它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家人、朋友一起吃饭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共餐时要使用公筷。目前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标准是C13、C14检查,为了使检测结果比较准确,检查当天早起要空腹、保证一个月内没有吃过消炎药或治疗胃病的药。检测过程比较简单,患者对着仪器吹气即可,检测是无创的。人体有自己的调节功能,如果没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患者也可以尝试与幽门螺旋杆菌共存,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调养、适当采用一定的调整微生态菌群的方法。
我们人类体内有一套微生态平衡系统,类似于大自然一样道理,当微生态系统失衡人体就容易产生疾病。人体生态平衡主要是由各类微生物构成的,人体内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是人体细胞的10倍,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等菌种加起来数量超过3500种。这3500种菌整体构成一个宏观生态平衡,影响着我们机体的免疫力,防止受病毒的侵害。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常常会导致我们肠道内的有益菌的逐渐减少,无法抑制有害菌,从而使有害菌数量增多。有害菌如果过多,会在人体内损伤粘膜、消化功能,肠道开始不健康,导致人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饮食、抗生素、压力等,都会让我们体内微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菌群失衡后,就会引发各种的疾病。图腾益生脆弱拟杆菌BF839就属于有益菌群,它在人体中占比达到32%,才能保证健康的机体平衡,若低于这个值就需要考虑补充了。肠道菌群失调会促发多种疾病,让有益菌在肠内定植,避免有害菌占位,才能保证机体健康。21世纪是一个肠道革命时代,人类文明有了进步,但是我们的环境饮食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因此调整人体的微生态平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