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癌症的阵地已经被现代医学抢占,可是有一种癌症却像是一位隐匿在阴影中的嗜血幽灵,被称为“癌症之王”。英国著名演员艾伦·里克曼凭借着对《哈利波特》系列片中斯内普教授的完美诠释为人所熟知,可惜的是,他在刚与相恋50年的恋人走入婚姻殿堂后的第二年,69岁时就因胰腺癌去世。
此外,因胰腺癌失去生命的还有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人鬼情未了》男主角帕特里克、歌王帕瓦罗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等知名人物。
什么是胰腺癌? 胰腺有内、外分泌腺之分,胰腺癌是发生在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原发性胰腺癌以头部最为多见,也可以在胰腺的任何部分发生。发生在胰腺头颈部的癌约占胰腺癌的3/4,位于胰腺体尾部者则仅占1/4,少数病例为多发性或弥漫性,临床上可表现为腹痛、黄疸、食欲不振、以及消瘦、乏力等症状。胰腺癌是一高度恶性的肿瘤,它多发于中老年人,但呈年轻化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预后极差。
哪些原因导致胰腺癌?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与环境中致癌物质和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另外,长期高脂肪、高动物性蛋白饮食的肥胖者、长期吸烟以及嗜酒,情志抑郁的人发病率较高。通过临床经验及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
在对胰腺癌患者的复诊中发现,胰腺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据统计,一个家族中如果有1个人患胰腺癌,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胰腺癌的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出3倍;若有3人患胰腺癌,其他成员患病几率甚至是普通人的40倍。因此,建议出现过胰腺癌患者的家族成员,最好定期做体检。
2、不良的饮食习惯
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在体内转化,形成环氧化物可能诱发胰腺癌。据调查,有暴饮暴食、爱吃高盐、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或熏烤、腌制类食品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不仅容易患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胰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3、吸烟、酗酒
有数据显示,吸烟者患胰腺癌的几率超出不吸烟者的1倍还多,且发病平均年龄提前10~15年,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胰腺的分泌,促进致癌物进入胆管、胰管,从而诱发癌变。而酒精可作为致癌物质的溶剂,促进胰腺吸收,从而增加胰腺癌的发生几率。我国有70%的慢性胰腺炎是与长期饮酒有关的。
4、急慢性胰腺炎
经常反复性的急性胰腺炎可发展为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可能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胰腺炎是胰腺癌的最大危险因素。
5、糖尿病
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或并发症,也可能是胰腺癌的致病因素。如果糖尿病病情突然加重,或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突发糖尿病则最好引起注意,及时进行胰腺癌筛查。
6、其他可能因素
有些药物会伤害胰腺,如大剂量使用利尿药、降糖灵等。在工作中长期与β-萘胺、苯等接触的男性,患胰腺癌的风险也比较大。
胰腺癌死亡率为何这么高?
1、难发现、易混淆
早期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几乎没有不适,有的或表现为乏力、隐痛或钝痛、轻中度的饱胀、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症,很容易与消化道疾病相混淆。85%的患者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内脏神经痛,剧烈阵发性上腹痛、腰背痛等症状时才被确诊,基本就已经是晚期了,已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
2、难治疗
胰腺癌病程短、进展快,一旦发现应首先考虑能否用唯一的根治性手段——手术切除。但由于其恶性程度高、发现晚,很多人都丧失了机会,也常用化疗及综合治疗,但预后较差,效果并不乐观。
胰腺癌的治疗 近30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很多专家努力救治胰腺癌病人,但是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仅不到5%,中位生存期不到20个月,若出现转移,生存期不到半年。因此,也被国际医学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壁垒”,是目前肿瘤学里最难攻克的课题之一。
图腾抗癌研究所的微生态方案,符合肿瘤患者生活方式全程医学管理(MCL)模式,从微生态、营养、心理、运动、睡眠、自然养生等多重维度对肿瘤患者康复进行科学化管理,以提升肠道免疫方式,重塑自体免疫微循环。其生物制剂脆弱拟杆菌BF839,能够自动识别并激发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靶向作用于有害毒素,将其包裹并吞噬,恢复人体菌群平衡,从而缓解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毒副作用,克服耐药性,并帮助人体修复自身免疫系统,提高五年生存率,延长生命期,实现病情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