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与直肠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症状有些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很多直肠癌是被痔疮给“耽误”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医院里常常能听见不少患者便血许久,但是自以为是痔疮没当回事,结果一查竟是直肠癌。那么,痔疮和直肠癌还有哪些相似的症状呢?二者究竟有何不同?图腾小编今天就给您做个详细的分析。
早期直肠癌与痔疮相似的症状
虽然,直肠癌和痔疮都有便血的症状,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在于便血颜色、大便形状以及排便习惯的不同。
一、便血症状表现不同
痔疮的便血是因排便时大便擦伤痔(曲张的静脉团)患处,从而"被动"出血,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这样的出血一般是大便表面带血,且血液呈鲜红色、无粘液,与粪便不相混合。
直肠癌的出血是因为肿瘤本身表面破溃,而不断地出血或渗血,是"主动"出血。此外,直肠癌的便血血液颜色多见暗红或果酱色,为陈旧性大便带血,时间长了甚至变成黑便。同时因直肠癌患者的大便本身还会带有粘液和脓液,也就是常说的脓血便。
二、伴随症状有差异
痔疮是曲张的静脉团,所以从肛门脱出的痔,和身体其它部位的静脉一样,手指按压后很软,可以被压扁,或者推回肛门内。痔疮导致的便血多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如果内痔长期脱出形成了血栓,就会出现疼痛和硬结感等症状。
直肠癌作为实体肿瘤,质地较硬,位置固定,一般不会从肛门脱出。但直肠癌患者通常会出现肛门坠胀、里急后重、排便后不久又出现便意、大便次数增多但却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量较少等现象;除此之外,还会有大便困难、大便变细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等。而痔疮则极少会引起这些症状。当直肠癌到了晚期之后,还会因肿瘤长期消耗人体,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出现尿频、腹痛,骨盆疼痛、体重下降、疲劳、贫血等情况。对于经长期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反复出现便血的痔疮患者,应进行直肠指检以及结肠镜检查。在行结肠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活检来最终获得病理确诊。区别痔疮与直肠癌即便在基层医疗机构也基本可以做到,千万别让小小痔疮耽误了对直肠癌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癌症的治疗方面,除了常规的手术、放射疗法与化学药物治疗。建议联合使用微生态疗法,清除体内药物毒素,缓解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抵抗肿瘤耐药性。人体内脆弱拟杆菌BF839占菌总量的32%以上,才能保持人体微环境的平衡,快速改善代谢,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缓解放化疗后所产生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等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修复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