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卫组织下属的IARC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食管癌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死亡病例,都占了全球的50%以上,且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由于慢性咽炎的较早期症状跟食道癌的症状非常相似,所以经常会被患者误认为是一般性疾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么食道癌早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身体出现哪些异常要警惕食管癌呢?
一、食管内异物感
即使没有吃东西,也会感到喉咙不适,总感觉有东西卡在喉咙里面,像是有米粒或蔬菜碎片附着在食管上一样,做吞咽动作后症状仍存在,无疼痛感。若有此症状,一定要警惕食管癌的发生,及时到医院检查,异物感的部位通常与食道的病变位置相吻合。
二、咽部干燥感和紧迫感
常感到咽部有干燥、发紧的感觉,下咽食物不顺畅,并有轻微疼痛,特别是在吞咽干燥或粗糙的食物时,这种感觉更为明显。另外,这种早期症状的发生与情绪波动有关。暴躁的脾气也会导致气管道发紧,影响食欲,引发食道癌。
三、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留感
感到食管口变小,食物下咽过程不顺利,有停滞感,需要用力才能咽下。这些症状只出现在下咽食物时,进食之后即行消失,且与食物的性质没有关系,甚至在饮水时也有同感,并有时会伴有灼烧的疼痛感。
四、吞咽梗阻感
早期阶段,病变常表现为局部小范围的食管粘膜肿胀、充血、表浅层溃疡、糜烂和小斑块病变,当食物通过时,会出现吞咽不适或吞咽不顺的感觉。并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开始时仅吃干、硬的食物会有梗阻感,逐渐会发展为对流质软食也有同感,最后喝水也会有此感觉,且非常明显。
五、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
胸部隐约地感到不适,但又无法指出具体部位,也难以描述不适的具体感受。下咽食物时,通常会有肚下烧灼的刺痛感,轻重不等,进食后症状消失或减轻,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的隐痛。
六、胸骨后疼痛感
早期食道癌患者常在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微疼痛,并能感觉到具体的疼痛部位。疼痛的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牵拉摩擦样痛。当吞咽较为粗糙、较热或刺激性的食物时,疼痛剧烈;进食流质、温热的食物时,疼痛减轻;进食后疼痛微弱甚至消失。当服用药物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容易复发,且每次复发持续时间较长。
当出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去医院做胃镜检查,并取活检。癌症的发生与细胞的突变密切相关,罹患癌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细胞微环境受损,若想重塑自体免疫微循环,就需要从复原细胞微环境做起。脆弱拟杆菌BF839可帮助弥补人体本身DNA的不足,释放消炎物质,使免疫系统保持平衡,控制毒素的吸收与积累。因其是自体菌,所以对人体不存在毒副作用和兼容性问题。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通过微生态疗法来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重塑自体免疫微循环,可将癌症复发转移几率降至3%以下。